元老基金经理离任:信达澳银再现人事变动 管理规模依赖单只股基
元老基金经理离任!信达澳银再现人事变动,管理规模依赖单只股基丨基金
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信达澳银基金管理规模为284.62亿元,其中,仅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单只基金的规模已有128.69亿元,占比近50%
{image=1}
《投资时报》研究员齐文健
近期,信达澳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信达澳银基金)基金经理又发生变动。
10月9日,该公司发布基金经理变更公告称,信达澳银慧管家货币市场基金的基金经理孔学峰因个人原因已于今年9月30日离任。这已是该公司年内离职的第二位基金经理。
事实上,自2019年下半年以来,该公司已多次发布人员变动公告,涉及董事长、总经理、督察长、副总经理、基金经理等职位。
成立近15年来,信达澳银基金的管理规模虽然持续增长,但是目前仍不足300亿元。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该公司规模为284.62亿元,其中,仅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单只基金的规模已有128.69亿元,占比近50%。
就人事频繁变动、基金业绩等问题,《投资时报》向信达澳银基金发送沟通函,不过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信达澳银基金管理规模(单位:亿元)
{image=2}
数据来源:Wind
人事变动频繁
今年公募基金行业迎来爆发的同时,基金经理频繁变更的现象也尤为显著。Wind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公募基金离职基金经理人数已达168人,高于去年同期离职的158人。具体来看,年内共有53家基金公司离职基金经理在两位以上,信达澳银基金就是其中之一。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信达澳银基金近期离职的孔学峰在公司任职已有9年有余,历任投资研究部下固定收益部总经理、固定收益副总监、固定收益总监、公募投资总部副总监。
天天基金网数据显示,在孔学峰任职基金经理的9年多里,期间最佳基金回报率为86.28%,除了管理信达澳银慧管家货币外,还管理着信达澳银稳定价值A/B、信达澳银安益纯债、信达澳银新目标等基金。
其实,信达澳银稳定价值A/B是孔学峰于2011年9月29日接手管理的第一只基金,截至今年9月30日离职,任职回报分别仅为64.47%、57.66%。
除此之外,信达澳银基金旗下高管变动亦未停止。今年8月22日,该公司发布公告称,首席信息官徐伟文因工作调整于8月19日离职,并转任公司督察长,此时距离上任督察长段皓静因个人原因离职已有两个月的时间。同日,总经理朱文强任公司首席信息官。
另外,8月1日,该公司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副总经理阳先伟因个人原因离职。此前其曾分管公司固收部,任期不足两年。
更为重要的是,1月2日,信达澳银基金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新任朱永强为公司总经理,任职日起2019年12月31日。在朱永强履新总经理当天,原总经理于建伟因个人原因离职。
而在新旧总经理变更之前,信达澳银基金的董事长已完成替换。去年12月16日,祝瑞敏履新公司董事长,任职日期为2019年12月15日,而前任董事长于帆则因工作需要于去年12月5日离职并未转任公司其他工作岗位。
规模依赖单只股基
经过15年的发展,信达澳银基金的管理规模稳尚未突破300亿元。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该公司规模为284.62亿元,较去年同期的96.2亿元增长188.42亿元,增幅为195.86%。
事实上,其年内成立的新基金对管理规模的增加亦有所贡献。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信达澳银基金已成立了信达澳银蓝筹精选、信达澳银信科技创新一年定开A/C、信达澳银研究优选、信达澳银量化先锋A/C等4只基金及信达澳银慧管家B、D类份额(各类份额合并计算,下同)。其中,信达澳银蓝筹精选、信达澳银研究优选最新管理规模均超过10亿元,分别为29.38亿元、19.78亿元。
事实上,除了上述两只管理规模超过10亿元的主动权益类基金外,截至今年三季度末,旗下信达澳银领先成长、信达澳银先进智造、信达澳银精华、信达澳银核心科技4只基金规模也均超过10亿元。
值得关注的是,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管理规模已突破百亿大关,为128.69亿元,亦是公司旗下唯一一只规模破百亿的产品。这意味着,这一只基金的规模就占到了该公司规模的近50%。
《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该产品在2016年末还是管理规模仅有5500万元、清盘警报随时可能拉响的迷你基金,在不到4年时间内,基金规模暴涨超过200倍。
然而,看似力挽狂澜的基金经理冯明远在此之前并未管理过基金,基金经理从业年限仅为3.99年。除了信达澳银新能源产业外,他还单独及参与管理着信达澳银研究优选、信达澳银信科技创新一年定开A/C、信达澳银先进智造、信达澳银精华、信达澳银核心科技等5只基金。
与冯明远一样受到重视的基金经理还有王咏辉,他单独及参与管理着信达澳银量化先锋A/C、信达澳银量化多因子A/C、信达澳银中证沪港深高股息精选、信达澳银转型创新、信达澳银领先增长、信达澳银新起点A/C6只基金。
不过,作为王咏辉管理的第一只基金,信达澳银新起点A/C业绩表现并不理想。Wind数据显示,截至10月19日,信达澳银新起点C今年以来、近一年、近两年、近三年的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49%、6.61%、28.47%,同类排名分别为1849/1900、1783/1881、1410/1779。
若拉长时间维度来看,该基金成立以来的收益率为28.47%,年化回报为13.1%,同类排名为1304/1777。
在今年A股市场呈结构性牛市的背景下,信达澳银新起点A/C净利润、业绩比较基准都表现欠佳。根据基金中报披露,今年上半年,信达澳银新起点A/C净利润亏损481.39万元,而该基金A、C类份额净值增长率分别为-1.58%、-1.69%,同期业绩比较基准收益率为2.64%。
《投资时报》研究员发现,尽管信达澳银新起点A/C重仓股逐步调仓为科技、大消费板块股票为主,不过截至今年上半年该基金股票持仓比例仅为11.61%,而第一重仓股华润微(688396.SH)占基金净值比例仅为1.82%。
除了王咏辉、冯明远外,信达澳银基金旗下还有邹运、王辉良、杨超、尹华龙、曾国富等8位基金经理,其中邹运、杨超、杨珂3人基金经理任职年限不足两年;曾国富任职时间最长,为11.24年,单独及参与管理4只基金;尹华龙则是“一拖七”,且管理的均为固收类基金。
责任编辑:陈志杰
基金前7月排名揭晓:最挣钱基金已翻倍 今年的精彩你想不到
基金前7月排名揭晓:最挣钱基金已翻倍,还有基金一个月涨超34%,今年的精彩你想不到来源:资事堂作者|陈嘉懿本文首发于“见闻VIP”APP,欢迎下载“见闻VIP”,即时见证历史。7月31日,A股主要指数上演“过山车”行情,早盘大幅冲高、盘中明显回落,尾盘又强势全部翻红。随着7月股市收官,各类基金的业绩排名也纷纷揭晓。(业绩截至7月30日净值数据,下文同。)0001上投摩根权益业绩亮眼 详解明星基金经理孙芳的“投资生态”
来源:投资时报百年基业在于建立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制度。身处人才密集型行业,基金公司要想给投资者带来长期稳定和优异的回报,保持投研队伍稳定至关重要。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上投摩根)就是这样一家持续锻造和优化投研体系的基金公司。该公司聚集了大量专业人才,权益类投资收益率持续领跑行业。0000上半年收官!新能源冠军基花落谁家?泰达宏利这只基金跑赢同类
2020年的基金普涨行情,加速了全民理财时代的到来,基金产品逐渐成为了投资者理财清单中的常客。各家基金公司为了抢占市场份额,纷纷提升整体投研水平、完善产业线,力争在榜单上占据一席之地。随着上半年收官,公募基金业绩榜单成为众多投资者热议的话题。新能源板块受益于碳中和、新能源汽车利好政策影响,在上半年表现优异,一众新能源主题基金涨幅惊人,领跑全市场。0000视频|杨德龙:货币政策不会“急转弯” 稳增长依然是重要政策目标
文/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1月27日周三,沪深两市出现了先抑后扬的走势,大盘出现了震荡。近期对于白龙马股估值较高的分歧加大,这也导致白龙马股出现了一些获利回吐。昨天我提出对白龙马股存在分歧是好事,说明白龙马股行情没有走完,现在市场对白龙马股的分歧也体现出用传统估值方法对行业龙头企业估值存在一定的分歧。0000长城基金向威达:A股短期震荡筑底 看好未来趋势
A股的长期走势主要取决于中国国内和A股自身的因素。从A股自身的内在因素看,经过近4个月的震荡调整,A股当前的估值不是主要风险,与美股相比,A股当前的估值并不过分。从国内外的经济的基本面看,各国疫苗开发的前景也日益明朗,虽然这个冬天全球的疫情扩散还有很大的危险,但明年春天开始各国经济很可能大概率加速复苏。中国明年上半年的经济复苏和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的形势更加明朗。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