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隔不短于三个月 中基协拟规范私募基金业绩报酬计提
另外,对于投资人和私募管理人来说,不同业绩报酬计提方法也会对受益产生不同的影响。对此,协会在《业绩报酬指引》的附件中指出,目前国内私募基金主要使用的计提方法是高水位法,并重点介绍了高水位法下各种细分的计提方法,及其优缺点、运营难度和适用场景
上述私募研究员认为,在业绩报酬计提比例方面。协会发布的业绩报酬计提方法,原标题 中基协拟规范私募基金业绩报酬计提计提间隔不短于三个月
来源 上海证券报
⊙马嘉悦 ○编辑 张亦文
随着私募机构家数的增多,实现长期健康发展,整治乱象,防控内部风险已成为行业的头等大事。
近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发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业绩报酬指引(征求意见稿)》(下称《业绩报酬指引》),明确规定了私募基金计提业绩报酬的上限、频率以及计提方法等。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业绩报酬计提是私募基金最核心的收费方式,直接关系到私募基金管理人和私募基金投资者的切身利益,预计该指引的出台将对行业生态产生较大影响,私募机构将迎接新的压力和挑战。
业绩报酬计提比例、频率受限
《业绩报酬指引》规定,私募基金可预先设置业绩报酬的计提基准,对超出计提基准的增值部分计提业绩报酬。业绩报酬的计提比例不应超过业绩报酬计提基准以上投资收益的60%。另外,私募基金任意两次业绩报酬计提的间隔期应不短于三个月。鼓励私募基金管理人采用不短于六个月的间隔期。封闭式基金与封闭期超过一年的定期开放式基金在同一段封闭期内的任意两次业绩报酬计提时点的间隔期应不短于一年。
“影响最大的就是业绩报酬计提的明确比例和频率限制,之前大家都是自由发挥的,而且如果控制了计提频率,那么每次的计提比例有可能会提升。”山东一位私募机构董事长透露,为行业提供了统一的参考标准。
责任编辑:王涵,不同策略的私募产品计提比例不同,其中固收类的产品计提比例较高,但几乎没有计提超过60%的私募,但计提频率方面的调整将会比较大,多数私募会在产品净值表现较好的阶段每月计提业绩报酬,如果拉长时间,其能够获得业绩报酬的概率变小,这考验了私募机构为投资人赚取稳定收益的能力。
沪上一位私募研究员也表示,以往行业中胡乱计提业绩报酬的私募不在少数,私募管理人容易偏向自身利益来进行报酬计提,此次协会出台《业绩报酬指引》,有望促进管理人兼顾私募公司发展和持有人利益。
私募机构面临挑战
“14年以来私募行业在业绩报酬计提方式、计提频率、计提公平性等方面没有统一标准,在信息披露方面也存在未详尽透明的情况,协会此次对业绩报酬进行规范,其实是在进行深入长期准备的基础上,也向业内机构反复征询过意见。”沪上一家百亿级私募表示,预计该办法的出台不仅对私募机构的业绩报酬产生较大影响,还对管理人、外包机构的估值系统和信息披露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对管理人的信披能力、投资者教育工作也将带来新的压力和挑战。
的确,此次《业绩报酬指引》在募集时的信息披露、临时信息披露、定期信息披露和年报信息披露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一位私募机构的渠道副总监直言,对投资人来说,业绩报酬计提的方法模式较为复杂,在投资者教育方面也需要下很大功夫,信息披露的最终目的还是要让投资者看懂、理清。
中信保诚基金:短期延续震荡行情 信用债较理财资金具有吸引力
8月国内主要经济指标全面向好,工业生产加速回升,地产销售增长强劲,社零增速由负转正,投资增速继续上行,其中制造业和地产投资大幅上升,显示经济内生增长动力增强。9月以来中高频数据显示,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大幅上升,外需有望延续修复;内需方面,地产销售略有降温,但乘用车批发和零售增速继续向好;生产及建筑活动保持稳健。0000紧扣基本面布局 机构加码业绩超预期个股
3月4日,A股再度震荡下行,创业板指大跌近5%。在公私募机构看来,近期的股市调整依然是对前期涨幅过大的修正,风险也随着调整得到了一定程度释放。据了解,机构近期更加关注业绩确定性,在这轮市场调整过程中,部分基金加码了业绩有望超预期个股。0000中国过去十年为什么股市总体没有长牛?孙建冬:两大因素
新浪财经讯牛市来了吗,风格切换了吗?下半年买什么?7月23日(周四)19:00,中国私募大佬“探寻牛市”论坛举行,深圳林园投资董事长林园,锦成盛资产管理总经理相纪宏,鸿道投资创办人、投资总监孙建冬,神农投资创始人陈宇,深度分享,进行主旨演讲及答疑。0000时隔一年半未发新基 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基金获批
临近年末,A股震荡调整。对于明年的市场机会,机构普遍对后市相对乐观,认为结构性行情将延续。记者获悉,时隔一年半未发新产品的中庚基金,旗下第4只基金——中庚价值品质一年持有期混合型基金已获得证监会批复,将于近期择机发行。0000券商首席称今天早上买了点基金 大幅回撤后机构开始乐观了?
“今天早上买了点基金。短期要乐观,虽然我春节后持看空观点。”3月10日早间,某券商首席在其朋友圈发布的一条讯息,显示他对市场的信心已经好转。3月10日,A股延续低迷表现,A股三大指数高开后震荡下行,上证指数临近收盘转跌。但部分机构人士认为,低迷之中仍存机会。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