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486507

投资者懵了:新老基金业绩差距太大 李录、但斌隔空争论

上海证券报2021-01-27 20:30:490

投资者懵了:新老基金业绩差距太大!李录、但斌隔空争论……

马嘉悦

今年以来,火热的市场行情推动了公私募的发行浪潮。但从数据来看,多家私募机构存在新老产品业绩差距较大的现象。在此背景下,新基金发行高热引起了行业热议。

1月25日,否极泰基金经理、凌通盛泰执行合伙人董宝珍发文称,知名投资人李录明确表示:他不会来中国发行基金(私募基金),20年来他只有一只基金,因为想公平地对待每一个投资人。

对此,但斌深夜发微博回应:李录对国内基金发行情况可能不太了解,“能一只解决问题,谁会愿意发多只?”

新老基金差距大:投资者懵了!

最近查询基金业绩的老张(化名)相当困惑!

“有一天,我身边的朋友说2018年在一家私募管理人那里买的产品,去年业绩快翻倍了。我赶紧看了看自己的基金,明明是同一家管理人、同一个基金经理,我的收益率却只有20%左右。我是2019年买入的,怎么会差距这么大,而且我查了一下这家私募的其他产品,居然还有亏损的。”老张感慨道。

记者翻阅私募排排网的数据发现,确实很多私募基金管理人存在新老产品业绩差距较大的现象。

比如,建泓时代旗下的三只产品:建泓绝对收益1号、建泓时代绝对收益2号以及建泓盈富一号复合策略,分别成立于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基金经理均为陈志辉,去年的收益率分别为830.86%、460.97%以及2.37%。

{image=1}

瑞福资产旗下的产品温瑞福8号(2018年成立)和温瑞福9号(2019年成立)更是有着天壤之别,去年收益率分别为565.2%和-15.8%。

{image=2}

“私募管理人旗下新老产品业绩差异大,原因有很多。比如产品建仓时机不同,产品净值表现就会不一样。另外,不同渠道发售的产品,投资范围和限制条款也有差别,有些产品能够投海外市场,有的则不行,甚至单票的集中度限制也不一样,有些产品还会出现大额资金赎回的情况,这些差别都会导致新老产品的业绩差异。”北京一位百亿级私募的市场人士表示。

李录、但斌隔空争论:

发新基金有没有必要?

对于新老基金业绩差异大的现象,知名投资人李录近期则发出了质疑。

1月25日,董宝珍发文称,李录明确表示:他不会来中国发行基金,他20多年来只有一只基金,在外面没有任何投资,自己的钱百分之百都在这个基金里,条件跟大家一样,不收管理费,然后前6%的累计回报都是免费的,6%之上分成。不成立其他基金是因为想公平地对待每一个投资人,保证所有投资人得出来的结果完全一样。

公开资料显示,李录是美国喜马拉雅资本创始人,芒格称他为“中国版的沃伦·巴菲特”。李录坦言,中国的很多基金,不是热衷于提高投资技巧,而是热衷于发新产品。一些基金经理不断发新基金给老基金高位接盘,营造老基金的所谓盈利假象。有必要限制基金公司发行的基金数量,才能迫使基金公司重视每一个基民的利益。

对此,东方港湾基金董事长但斌在微博上回应称:“李录兄对国内基金发行情况可能不太了解,国内私募基金发行单只基金有200人限制,这是国内政策导致的,后来又规定了基金的存续期限,比如10年等等……如果能一只解决问题,谁会愿意增加工作量,发多只产品?”

{image=3}

据业内人士透露,很多私募没有新发偏好,新发的基金大多是在老的母基金下设一个新的子基金,因为老基金有额度限制,如果不新发,投资者无法买入老基金。另外,银行渠道更喜欢新发产品,一些客户对于净值1块钱的基金有偏好,同时新发产品购买名额充足,便于渠道集中力量推动销售。

火爆发行背后:多一份冷静!

私募大佬们的隔空争论,除了探讨发新基金的必要性,更重要的是提醒各位投资者和私募管理人,在火热的市场行情和基金发行中,多一份冷静的思考。

沪上一位私募研究员提示,对于投资者来说,不要一味觉得具有名额限制的新基金就是优秀的基金,需要警惕其中可能存在一些“饥饿营销”的乱象。

投资者需要根据自己的风险偏好、资金性质选定合适的私募管理人,并深入了解产品的投资范围和限制,比如能否投资海外市场、单票持股比例等。尤为需要注意的是,切忌将私募的过往业绩作为自己的预期收益率,需明白一点,在市场火热、发行火爆的阶段,投资的风险相对较高。

另外,多位私募基金董事长直言,在市场资金热情极高的时候,私募管理人要明确自身投研团队的能力上限,能够匹配多大的管理规模,本着对投资人负责的态度去思考资金入场的相对最佳时间,以及规模快速提升对已有投资人的影响,莫要为了挤进头部梯队而盲目扩张。

责任编辑:杨红卜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