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独角兽泡沫破裂 格灵深瞳冲刺IPO估值仅为6亿美金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原标题:AI独角兽泡沫破裂,格灵深瞳冲刺IPO估值仅为6亿美金
格隆汇新股消息,6月22日晚间,科创板受理了北京格灵深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申请,拟募资10亿元,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担任保荐人和主承销商。
格灵深瞳是一家人工智能科技公司,成立于2013年4月,由创始人赵勇在北京创立。与AI四小龙商汤、旷视、依图、云从相比,更早踏入AI领域。专注于把先进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转化为智能的产品和服务,针对客户不同的场景需求提供应用软件、智能传感器以及云服务等。目前,格灵深瞳的客户已经覆盖安防、交通、金融、零售等多个行业。其创始人兼CEO赵勇曾在谷歌总部研究院任资深研究员,为Google Glass的核心成员之一。
格灵深瞳的商业落地主要是围绕人、人脸、车。这三个方面,其中格灵深瞳推出了数款创新性的产品,包括皓目行为分析仪、威目车辆大数据系统、威目视频结构化系统、威目人脸识别系统、威目视图大数据平台,以及深瞳人眼摄像机。
其中,深瞳人眼摄像机是一款远距离人脸识别利器,受人眼工作原理启发,颠覆传统摄像机的成像结构,通过像素动态瞬时分配技术,瞬间将局部画面的有效像素提升百余倍以上,整体画面可以达到数亿级等效像素,50米内展现清晰的可识别人脸,100米内看清全身特征。与此同时,基于深度学习技术,它可以自动、精确、快速抓拍场景中的每一张人脸,同时兼顾全景与细节特写。
目前,格灵深瞳获得28项国内专利授权,旷视目前已获得305项国内专利授权,47项国外专利授权,与其相比格灵深瞳略显逊色。
在财务方面,招股书显示近三年格灵深瞳营收分别为5196万元、7121万元、2.4亿元;亏损分别为7457万元、4.2亿元、7820万元。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47.09%、134.75%、140.19%,占比较高。而商汤2019年营收50亿元,旷视同期营收达12亿元,云从和依图则分别超过8亿元和7亿元,在营收方面格灵深瞳可见一斑
图片来源:招股书
在股权方面,红杉资本持股13.99%,是其最大的机构股东,策源创投和真格基金分别持股9.99%和8.43%。
面对上市,格灵深瞳一直有不同的负面声音,比如“AI最大泡沫”“再不上市就要死了”等等。这一切似乎要追溯到2013年,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遇到了CEO赵勇,在一次饭局上,徐小平给出5000亿美金的估值,而红杉资本的沈南鹏则给出1000亿两人争执不下时,最后冯波给出了一个折中价格3000亿美元。此后,格灵深瞳经历了高管离职、数据打架、上市中止、营收崩溃,目前市场给出其D+伦估值仅为6亿美金。
实际上,作为AI企业技术不成熟的时候盈利很难,成熟的时候脱颖而出很难,脱颖而出的时候整合很难,各公司的产品差异性非常小,格灵深瞳业在招股书风险提示中也指出了同业竞争风险,公司在业务拓展中既面临着同行业人工智能企业,包括旷视科技、依图科技、云从科技等的竞争,也面临传统硬件厂商以及国内外科技巨头的竞争。
从大佬口中的3000亿美元期许,到6亿美元的实际估值,确实差距巨大,但打铁还需自身硬。争议之下,此次格灵深瞳冲击科创板IPO,或许压力山大。
责任编辑:陈志杰
中科软解禁一字跌停 领航投资澳洲新进第6大流通股东
来源:中国经济网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9日讯中科软(603927.SH)今日一字跌停,截至发稿报49.05元,跌幅10.00%,成交额为1.17亿元,换手率为0.74%,总市值为207.97亿元。0001剧情反转 闻泰科技承认收购英国芯片制造商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剧情反转,闻泰科技承认收购英国芯片制造商!来源:国际金融报原创马云飞剧情反转得有些突然。针对日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收购传闻,7月6日,一直不予置评的故事主角——全球最大的手机ODM龙头厂闻泰科技终于官宣“承认”了这一事实。0000因公司内部控制机制和管理制度运行不规范等 安融信用评级有限公司被责令改正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来源:北京证监局关于对安融信用评级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监管措施的决定〔2021〕241号安融信用评级有限公司:0000谁在坐庄仁东?暴跌前被精准减持 资本大佬李跃宗被刑拘
12月11日下午,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从权威信源证实,在12月1日,从事场外配资和虚拟盘交易的资本大佬李跃宗确实已因涉嫌犯罪被浦东警方刑事拘留。“罪名有点复杂,目前还在讨论当中,刑事拘留的时候定的罪名不一定是最终的罪名,目前警方还在调查之中。”责任编辑:陈志杰0000正威集团辟谣:与恒泰艾普无任何股权合作及业务往来
9月8日消息,正威集团官方发布澄清声明称,近日发现,有网民在股吧论坛、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平台发布或传播涉及“恒泰艾普董事会现正威集团身影”、“正威集团增资或入主恒泰艾普公司”等信息。经核实,公司与恒泰艾普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无任何股权合作及业务往来,上述信息系谣传。责任编辑:陈志杰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