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亿元不够卖!首批北交所主题基金半日售罄 将启动比例配售
对于首批北交所基金热销的现象,业内人士并不觉得奇怪。上海某基金公司人士表示,首批北交所基金总发行规模仅40亿元,基金销售的难度不会很大。这次基金销售每家限额5亿元,可能是因为北交所刚刚开始,整体规模还不大。
11月19日,首批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一经上市就被资金抢购。记者从相关公司获悉,截至发稿时,广发、汇添富、易方达、华夏、大成、万家、嘉实、南方基金旗下的北交所主题基金均已售罄,且出现超募现象,因单只基金募集规模上限设定为5亿元,合计总募集总规模为40亿元,预计将启动比例配售。
记者注意到,华夏基金午间发布公告,宣告旗下北交所主题基金提前结束募集,11月20日起该基金将不再接受投资者的认购申请。基金管理人将对11月19日的有效认购申请采用“末日比例确认”的原则给予部分确认,未确认部分的认购款项将在募集期结束后退还给投资者。
对于首批北交所基金热销的现象,业内人士并不觉得奇怪。上海某基金公司人士对记者表示,首批北交所基金总发行规模仅40亿元,基金销售的难度不会很大。这次基金销售每家限额5亿元,可能是因为北交所刚刚开始,整体规模还不大。
在基金交流贴吧里,投资者对北交所主题基金也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有投资者表示,“买了五千,试试水。”还有投资者说,“北交所对我们这类的散户投资者来说门槛还是比较高的,直接投资于北交所的上市公司的资金不够的话,选择集中投资于北交所的基金对我们来说真的是太好了。”不过也有投资者表示,因两年的封闭期“望而却步”。
从运作方式看,8只北交所主题基金都是两年定开混合型基金,设置了两年定期开放的频率,每两年开放一次申购和赎回。
投资范围上,多数北交所主题基金封闭期内基金股票资产占基金资产的比例为60%-100%,其中港股通股票不超过股票资产的20%,基金投资于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每个封闭期结束前的两个月至开放期结束后两个月内不受上述比例限制。
北交所上市公司的行业分布广泛,公司主要聚集在新兴成长行业,比如新能源产业链、光伏、军工、TMT以及高精尖制造业。
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期开放混合拟任基金经理顾鑫峰认为,北交所上市的企业具有体量小、发展阶段早的特点。北交所为中小企业提供了直接上市的渠道,以及申请转板的机会,这一特点使得投资者可以提前投资优质标的。
不过,顾鑫峰提醒投资者,北交所要求投资者有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个人投资者在直接投资北交所上市公司时,要深入研究投资标的的年报、季报等公开材料。此外,投资者可以通过公募基金参与北交所投资,基金公司专业的研究团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为投资提供保障,同时基金通过组合投资能进一步分散投资风险。
对于如何甄选北交所上市的优质公司?广发北交所精选两年定期开放拟任基金经理吴远怡指出,在选股方面,首先会确保公司的基本面和财务质量比较好。在此基础上,一方面,从中挖掘出基本面好,且行业和公司具备成长性的公司赚业绩成长的钱;另一方面,挖掘一些估值较低,进入北交所后通过流动性改善有估值修复空间的公司,赚估值修复的钱。
此外,万家北交所慧选两年定期开放混合拟任基金经理叶勇认为,人的因素也需要更多考量,“如果创新型中小企业创始人团队发生大的变动,那对企业价值的核心判断就会发生很大影响。”同时,对于创新型中小企业来讲,还需要从市场价值的角度考量,对核心技术进行调研。
责任编辑:冯体炜
汇添富基金总经理张晖:公募基金如何助力养老金投资
8月22日,“资产管理助力中国养老财富储备研讨会暨中国养老金融调查报告(2020)发布会”在沪召开,此次研讨会由中国养老金融50人论坛主办、汇添富基金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承办。0000十年铁粉突然脱粉:私募大佬李驰清仓中国平安 怎么回事?
近日,中国平安十年的铁杆粉丝、私募大佬李驰发微博自曝,清仓中国平安。{image=1}从李驰的各种明言暗语中,平安似乎已不再是他的“心头好”。然而,不在90元的时候发言,却在60元附近出来频繁说话。网友揶揄道:这到底是清仓还是抄底?李驰的这番操作令人直呼“看不懂”。6月29日,中国平安(601318)股价跌近1.6%。今年以来,其股价已经下挫逾24%。{image=2}0000头部公募加速布局主题ETF产品 细分领域“全面开花”
来源:证券日报春节后两个交易日,主题ETF基金迎来了一波密集发行高峰。近日,《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多家公募对ETF产品的布局明显加速,尤其是在行业主题ETF上体现得尤其明显。春节假期后,ETF迎来了发行热潮,包括化工ETF、金融科技ETF、游戏ETF等细分产品,均紧锣密鼓地进入或即将进入发行期。00007名私募大佬“站台” 新设私募明晟东诚什么来头?
又一位证券大佬确认“奔私”。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公示信息显示,1月11日,北京明晟东诚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完成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其实际控制人为中信证券原董事总经理徐刚,其他股东包括千合资本总经理王亚伟等七人,各持股9.99%。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