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FOF类理财产品蹿红!“专业基金买手”拆解投资秘诀
近期蹿红的FOF(Fund of Funds)类产品,正成为银行理财市场新的“玲娜贝儿”。
最近一段时间,银行理财子向市场推出FOF策略产品步伐明显加快,包括宁银理财、徽银理财等城商行理财子公司,都在11月密集发行FOF策略产品。
FOF是指基金中的基金,实际上是资管机构参与权益市场、又可分散风险的一种投资模式,投资经理相当于专业的“基金买手”。
讲究分散长期稳定的FOF策略产品,在银行理财市场持续升温,驱动因素什么?面对“基金赚钱基民不赚钱”情况,如何挑选基金构建投资组合,让投资者赚到钱?
近期,招银理财委外投资部门负责人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详解FOF类产品投资“秘诀”。
FOF热度正在上升
FOF类产品是银行理财净值化转型、参与权益市场的重要模式,这已是市场共识。
今年以来,这类产品发行逐步升温。招银理财委外投资部门负责人刘睿认为,究其原因主要有几点:一是从FOF模式本身来说,可以定制化风险等级,满足不同风险级别的理财需求。二是从客观市场环境来看,现在股票市场结构分化比较大,波动比较大。FOF投资天然讲究投资分散,通过分散性投资平滑净值曲线,这样客户可以赚到钱,体验比较好。
FOF产品,早年主要是保险资管发行,由于保险资管不能直接参与权益市场,必须通过FOF模式参与。公募基金是从2017年开始发行FOF产品,今年规模上有明显突破。
根据华宝证券近期统计显示,截至10月30日,以基金成立日为准,已成立的FOF产品数量205只,相对2020年底增加了43.36%;合计规模为1884.62亿元,整体规模增长106.98%。
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三季度,银行理财市场共发行FOF类产品221款,发行数量占比达到了历史最高值,为0.22%;FOF类产品募集规模占理财产品总募集规模的0.31%。
“实际上,FOF火起来就是在这一两年。”刘睿说,“简单总结来看,一是FOF模式有自己的优势,体现在产品设计丰富程度高,分散性投资更稳健。二是整个市场在变化。过去市场更追逐短期业绩、更追求相对排名,产品短期收益很高,其实风险或者波动会比较大。这种模式并没有以客户需求、为客户理财为出发点。”
刘睿认为,这种模式慢慢在发生变化,再加上对养老的重视,以及FOF产品业绩慢慢跑出来以后,市场对FOF的认可程度也越来越高。
目前银行理财产品主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固收类产品,一类是混合类产品。从今年业绩表现来看,银行理财FOF产品,虽然不及公募基金FOF,但高于银行理财市场整体水平。
普益标准统计数据显示,FOF类银行理财产品近一年平均年化收益率为4.78%,固收类产品近一年平均年化为4.54%,权益类产品近一年平均年化率为10.50%。
这也就是说,在银行理财客户投资偏好没有发生较大改变的情况下,假如持有期限较长,FOF产品有可能是分享超额收益的一种稳健理财。
“买手”的投资策略
FOF类产品是银行参与权益市场的一种方式,而其投资经理相当于是“专业基金买手”。那么,FOF类的投资策略是如何形成以及投研如何配合做出投资决定?
记者获悉,招银理财委外投资部已形成一套清晰的方法论。以FOF产品为例,投资流程大体框架和流程主要分成三层:上层是战略配置,就是战略的资产配置;中层是战术配置;底层是筛选基金。
“战略配置是比较长期稳定的配置,可以认为它是一个长期模型,要用较长的数据或者较稳定的结果做长期的配置决策。战略配置要有定力,不能跟着市场飘而飘,不能追涨杀跌,这就是战略配置。”刘睿解释道。
刘睿称,战术就可以稍微灵活一点,其调整主要是适应市场,无论是要获得超额收益,还是要规避回撤或者风险,都要有战术调整。在他们的框架里面,就是跟战略不能偏离太多。比如,20%的权益配置比例,其战术就是围绕上下战略配置几个点的幅度做调整,要不然战略没有意义。
战术配置则是一套胜率赔率的操作方法。简单理解,就是赔率看价格,胜率看宏观环境。“如果经济好,流动性比较宽裕,应该多配一点权益类资产,因为胜率比较高,涨的概率大一些。”刘睿表示。
最后就是大家关心的如何筛选基金。刘睿表示,首先要对基金有清晰、科学的细分类,然后细分类下再设标准,包括投资团队、投资理念、风格、流程、投资业绩等等。“比如说业绩,如果一只基金过去业绩好,那么就要分析为什么好、是否可持续,这是最关键的,同时风格的稳定性很重要,风格不能发生漂移。”
上述因子评估完之后,招银理财会再进行分级管理,最后形成基金池。“对基金池我们会进行再分类,分为初选池、重点池、核心池。所有基金都要打标签,对进入不同池的基金,‘信心’不一样,跟踪频率也不一样,会做动态后续调整。比如,根据业绩表现、风格化的漂移来做动态评估。”刘睿表示,这些细节都是颗粒度的体现,颗粒度下沉得比较深,就是做FOF的价值所在。
在刘睿看来,筛选基金的标准是选人和选基金相结合,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从做投资角度来讲,不同的投资经理有不同的方法,但是所有东西都是基于对基金管理人的认知和自己本身的市场观点所形成。
“比如,基于人,我们做FOF和做底层资产很核心的区别,就是要研究人的行为,看他的行为是否可持续再进行配置。到底配置到什么样的维度,思路是不同的。如果以风格配置或者对人的配置为主,可能体现出来更像是一个比较稳定的、变化不大的、比较长期的组合。”刘睿进一步解释。
对于上述投研框架,战略和战术两层主要由招银理财资产配置研究团队贡献,特别是中间层战术,要实时跟着市场“跑”,更需要配置团队的智慧。而筛选基金,则是由招银理财研究基础资产或者基金类团队贡献。“总体上,对于银行理财而言,投研一体化模式才是更容易输出的投资模式,也是更高效的方式。”刘睿认为。
竞争力如何衡量?
转型后的银行理财,不可避免会与公募基金同台竞技。
市场关心的是,银行理财子发行FOF类产品,优势是什么?特别是与公募基金相比,在存在投研短板的前提下,如何做出竞争力?
刘睿认为,最大的优势是银行理财投资范围更广,可以做的产品类型更多。例如,招银理财FOF产品线涵盖多资产FOF和另类策略FOF的组合,这是与公募基金两个完全不同的策略领域。
过去两年,招银理财委外投资团队最重要的事情是做产品、管产品,同时把投研体系搭好。刘睿表示,“投研体系搭建和成熟需要时间的积累,无论是权益还是FOF投资。原来银行这方面稍有欠缺,对我们而言最核心的是业绩、投研体系和可持续发展,虽然规模也有一定考核要求,但不是一个约束,业绩和投资体系是最重要的,做好了才能表现出好的结果和好的规模增长。”
回到市场来看,无论哪种投研框架、策略,最终产品有没有竞争力,还是要看客户是否认可。“首要评价维度是起码要跑赢业绩基准;第二要和市场同类产品比较。”刘睿认为,要做到这些有很多技术细节要考量,比如分散性,股和债、商品这些资产如何配置?
刘睿称,他们偏好适度分散,而不是过度分散,否则有效性会减弱;再如集中度,不会配置得很集中(不超过10%),不太会出现哪一部分特别差或者特别好,对稳健更适合银行理财客户的需求。
去年夏天,招银理财发行首只多资产策略FOF产品(R3中风险),年化收益大约6.7%,符合招银理财预期。与公募基金相比,招银理财FOF产品整体业绩排名大约前30%。
责任编辑:彭佳兵
易方达萧楠:选股看两点,“高质量+严选”
了解萧楠的人都知道,作为易方达旗下明星基金经理,凭借对消费等行业的专业认知,和相关个股的深刻挖掘,他成为消费行业的投资大拿,这一点早已得到市场认可。财富君得到的最新数据显示,萧楠迄今任职时间超过8年,目前共管理6只基金(分类单独计算),资产管理规模高达344.73亿元,任职期间最佳回报为413.83%。0006300起基金业高管变更隐秘线索:北信瑞丰、银河、长盛等离职数居首,有基金副总任职期不到5个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姜诗蔷北京报道今年以来公募基金高管变动人次已经远超去年同期。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截至11月3日,公募行业已有309人次高管变更,涉及113家公司。近日,北信瑞丰基金、易米基金、方正富邦基金等多家基金公司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0000除了张坤 傅鹏博、谢治宇等明星基金经理近期还调研了这些公司
近日,张坤外出调研备受关注,浮现其身影的国际医学,继上周五涨停之后,今日早盘继续高开高走,截至中午收盘,涨幅超7%。记者注意到,除了张坤,进入3月份以来,还有部分明星基金经理也都外出进行调研,比如睿远基金的傅鹏博、兴证全球的谢治宇、富国基金的李元博、中欧基金的周应波等。傅鹏博、谢治宇同时调研天融信0001交银3剑客披露季报:何帅加仓、王崇减持医疗、杨浩看好平台型公司
川财中期策略会|许慧敏:周期资源类业绩修复,新材料发展可期掘金大消费|张宇光(金麒麟分析师):把握确定性成长标的,寻找边际改善投资机会中信建投|黄文涛:下半年宏观经济和固定收益投资展望嘉实陶荣辉、大V望京博格:被股市震的心慌?专家给你出招申万王胜(金麒麟分析师)、安信杨勇、富国王乐乐:上证指数改革落地,A股“长牛”号角响起?行情震荡该如何持基?基金经理在线解答投资者的问题!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