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4513

汇安基金新帅刘强上任:“迷你”依旧、权益产品2/3跑输行业

新浪财经-自媒体综合2020-09-17 08:19:540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周天一

随着公募基金行业逐步走向成熟,由专业人士发起设立的个人系公募队伍也日渐壮大。作为国内首家全自然人持股的个人系公募,汇安基金的一举一动备受市场关注。

自去年年底首任总经理秦军离任后,汇安基金总经理在空缺近10个月后,原副总经理刘强由副转正,在职级提升的同时,肩上的担子也必然加大。

虽然汇安基金的业绩并非不堪,但其在规模增长的同时,也存在迷你产品数量较多、主动权益类基金业绩普遍跑输同类平均水平等问题。未来如何提高权益产品业绩,带动公司管理规模扩张,将成为摆在刘强面前的新课题。

副总经理转正,新官上任备受关注

汇安基金自2016年成立以来一直备受关注。2019年11月,汇安基金首任总经理秦军离任,董事长代行总经理职务长达10个月的汇安基金,终于迎来了新一任总经理刘强。

刘强具有五年证券、基金行业从业经验,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经济学学士。历任阿尔卡特深圳公司财务总监、霍尼韦尔深圳公司财务总监、阿特维斯(中国)财务及信息技术总监、北京刚正国际投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于2016年4月加入汇安基金,履新总经理前,刘强曾任汇安基金副总经理。另据天眼查数据显示,刘强持有汇安基金4.5%的股份,与郭兆强并列公司第五大股东。

刘强加入汇安基金的时间,也是汇安基金正式获批之时。作为元老级人物,新官上任的刘强面临着怎样的汇安基金呢?与传统的基金公司背靠券商、银行等上市公司不同,个人系公募基金几乎完全依赖股东自身。

由多位资深人士共同打造的汇安基金,在2016年成立之初就披荆斩棘,频发新品,规模也实现迅速提升。然而规模快速扩张的背后,汇安基金面临的问题也同样不容忽视。

年初以来规模大增,种子基金”能否“生根发芽”?

2020年以来,汇安基金的总管理规模有了相当大的提升,据有关数据显示,2019年12月31日汇安基金的总管理规模为156.62亿元,到2020年8月11日,已经提升到了256.55亿元。规模增长速度不可谓不快。

截至二季度末,汇安基金旗下数据可统计的基金产品合计36只(份额合并计算,下同),其中,有8只非发起式基金的规模低于5000万元的“清盘线”,占比22.22%。而同期整个市场规模低于“清盘线”的基金比例仅为7%。

此外,汇安嘉盛纯债基金还一度因连续多个工作日基金资产净值不足5000万元,以及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在2020年内先后4次发布“可能触发基金合同终止情形”的提示性公告。

汇安基金对迷你基金数量多的情况给出的解释是:公司一直致力于布局丰富的产品线,拥有多个业内经验丰富的固收、权益、量化等投资团队,不会过度追求产品的规模增长,而是本着投资者利益为先的原则,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以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好基金产品。同时,公司目前以布局风格和策略为主,规模小但都是种子产品。

权益产品业绩堪忧,“偏科”或存路径依赖

除迷你基金占比较高,2020年内汇安基金旗下数量众多的权益类产品,尤其是主动权益类产品,业绩也差强人意。

截至9月7日,汇安基金旗下成立于2020年之前的33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中,净值增长率跑赢同类平均表现的仅有11只,有2/3产品的净值增长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虽然汇安基金的资产管理总规模增加明显,但“偏科”现象相当严重,不同领域的基金业绩差异十分明显。

从企业发展的角度看,均衡发展权益和固收领域,应该是各家机构都要达到的状态,但对于成立时间比较短的中小型基金公司,“偏科”或也是受股东情况、人才资源、发展方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在有相关背景支持的情况下,基金公司通常会选择更易发展的方向来保证生存。在有余力的同时,再延伸至其他领域。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权益类产品的发展也需要前期大量的投入,而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即先把业绩做出来并且保持住,积攒口碑后才能有明显的变化。

从这个角度来看,汇安基金目前存在的“偏科”现象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企业特色”,如果能在偏向的那一部分领域逐步建立并巩固相关优势,进一步延伸发展范围,前期“偏科”的作用也并不完全是消极的。

不过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偏科”也会存在路径依赖,只有离开舒适区,通过专业的主动管理能力,才能真正有效的把企业推向“全面发展”,而对于新官上任的元老刘强,他所面临的压力就在于此。对此《每日财报》将持续关注。

免责声明:自媒体综合提供的内容均源自自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并获许可。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新浪立场。若内容涉及投资建议,仅供参考勿作为投资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